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管仲,他在一本书里把老百姓分成了四类,叫“士农工商”。就是说,有的人读书当官,有的种田种地,有的盖房子、修东西,还有的做生意赚钱。这四类人就是国家的顶梁柱,被叫做“四民”。
除了咱们说的士农工商这四种人,一个国家还有其他种类的人吗?当然有啦,那就是那些历史上地位连商人都比不上的“堕民”。这些人啊,地位可低了。
咱们都知道,古代中国特别看重农业,觉得农业是国家的根基,而商业呢,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那时候,商人的地位可是最低的,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国家的各种限制。但你知道吗?还有一种人叫“堕民”,他们连士农工商这四类人都不算,地位比商人还要低呢。
堕民啊,他们的生活真的挺受限制的。吃穿用度就不说了,他们工作、孩子的前途,甚至结婚对象,都得按国家定的规矩来。你听过堕民制度吗?知道这些规矩具体是咋定的吗?
【“堕民”的由来】
堕民的来历啊,真的挺难说的。到现在为止,我们也没有一个准确、靠谱的说法来解释他们是从哪儿来的,连啥时候开始的都不知道。有人说商周那会儿就有了,也有人觉得得等到元明时期才出现。总之,这事儿啊,一直都没个定论。
关于堕民的事儿,说法和猜测特别多,什么时候出现的、为啥出现的、他们原来是谁,研究起来五花八门。我就挑几个有意思的说法跟大家说说吧。
说到奴隶制,你们可能听过。堕民,其实跟奴隶有点像。在夏商周那会儿,我国就是奴隶社会,奴隶多半是打仗输了的俘虏。这些奴隶啊,一点儿自由都没有,完全得听奴隶主的。咱们说,奴隶与其说是人,更像是奴隶主的一件东西,或者说财产吧。
堕民跟奴隶差不多,他们都不能自由行动,也不能跟普通人结婚。从这些特点看,堕民可能跟奴隶社会有关系,或者是奴隶制留下来的影响。不过,堕民看起来比奴隶要温和一点,没那么严格。
其实吧,也有种说法,说堕民就是跟着小农经济冒出来的。你想啊,咱们古代农业社会,主要不就是靠男耕女织来赚钱嘛,这就是小农经济,或者叫自然经济。这种经济方式有个特点,就是农民们啥都能自己搞定,一个家庭就能当个生产小队。
说起小农经济,其实它挺脆弱的。那天灾人祸一来,农户家庭就可能会破产。咱们把有自己土地的农户叫自耕农,那破产的农户就成了佃农。他们为了活下去,只能把土地给地主,然后在地主的土地上干活。
如果连交租给地主的庄稼都长不好,那些租地种的农民就可能又没钱了。有人说,这些没钱的农民就成了“堕民”的一部分。在我国古代,这种小农经济挺常见的,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是没道理。
有人觉得堕民起源于楚汉争霸后,项羽死后那些不愿投降的部下。还有种说法,元朝打败宋朝后,那些战俘就成了堕民。另外,朱元璋赢了陈友谅、方国珍、张士诚他们后,就把他们的部下贬为堕民。明朝灭了元朝后,一些蒙古贵族也被贬为堕民。
关于堕民是从哪儿来的,现在已经没人能说清楚啦。但我们可以从各种说法里总结出几个可能的来源。比如,可能是古代奴隶社会的残留,或者是破产的农民和其他平民,还有可能是战俘,甚至是被前朝贬为堕民的忠臣、贵族,也就是因为政治原因变成堕民的。
因为这事儿还没个准儿,所以咱不能一口咬定某种说法绝对不对。比较靠谱的想法是,那些平民啊,很可能是各种原因、各种途径才变成堕民的。
【“堕民”的衣着】
聊完堕民的起源,咱们现在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。商人的衣着已经很受约束了,但堕民呢,他们的限制更多。
堕民男女穿衣服可不一样哦。男的出门得戴个狗头帽,就是那种帽顶开口、样子像狗头的帽子,这种帽子在成年人眼里可是有点贬低的。他们还得穿横布裙,冬天也不穿袜子,脚都是光着的,所以大家都叫他们“赤脚堕民”。
堕民里的女性,她们的发型可是有限制的。你知道咱古时候女人的发型可多了,像堕马髻、倾髻、双螺髻那些都特美。但堕民女性只能扎一个高高的发髻,还被人家开玩笑地叫做“老嫚头”。
这些姑娘除了发髻,衣服全是一个色儿。你看那绯红、藕荷、鸦青、青绿……多美呀!可惜堕民里的女士们,她们只能穿一身黑。衣服样式也单调,就是背心配褶裥裙,看着就让人提不起劲来。
说到配饰,他们真的没啥可选的。跟现在各种时尚包包、头饰、发饰比起来,他们只能出门时胳膊上挂个竹编篮,头上插个如意簪,算是给那一身黑衣加点简单的装饰了。
你说这个规定,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威尼斯那些得戴红帽子的犹太人?不过,好在现在大家都讲平等,这种歧视别人的事,在现在社会里真的很少见了。
到了民国时期,堕民们的衣服已经跟普通人没啥两样了。不过啊,要是他们去做那些只有堕民才会干的活,还是会换上那种旧时候的衣服。男的就戴个狗头帽,穿个横布衣,女的就梳个“老嫚头”,再穿上黑背心,就这样。
【“堕民”的工作】
说到堕民啊,我们都知道他们穿衣打扮和社会地位都有好多限制。那他们的工作呢?嘿嘿,其实也挺受限的。基本上,堕民干的活都是当时普通老百姓瞧不上的那种。
鲁迅在《我谈“堕民”》里说了绍兴的堕民,说他们虽然是自由了,但工作还是很辛苦,都不太体面。男的通常就是卖点鸡毛、收收旧货、捉捉青蛙、唱唱戏赚点钱;女的呢,就在过年过节、办宴席的时候去帮个忙。
这里说了堕民们为了生计得干好多活:收破烂、抓田鸡、抬轿子、抬棺材、演戏、还有红白事帮忙……从鲁迅的话里咱们能感觉到,这些活在当时的人眼里,都不太看得上,都说是“低贱”的活儿。
有人问啊,那些堕民做这些工作能养活自己吗?当然能啊,不然他们也不会活这么久。鲁迅先生都写过:“……干完活就走,还有不少赏钱呢。”鲁迅先生家里有钱,他说的“不少”肯定是真的不少。
这些堕民干的活不仅有钱赚,而且赚得还不少,足够他们养活一家子,满足日常开销。除了赚钱养家,他们还在当地的民俗文化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子。
在绍兴、安昌那块地方长大的朋友们,应该都尝过一种叫做“扯白糖”的美食。其实啊,它就是拿麦芽糖加水煮,然后反复拉扯,最后就变成了那种又白又粘牙的甜糖果。也有人叫它“堕民糖”,甚至鲁迅先生还写过一首诗,里面提到的“胶牙糖”就是它。
"绍兴那边有种特好吃的糖,叫旗杆糖。它是从堕民糖改良过来的,加了玫瑰、花生或者芝麻这些材料。你知道吗,最开始堕民就是靠卖这种糖来谋生的。想不到吧,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也能对民俗有这么大的贡献呢!"
没错,这其实就是说,历史嘛,都是老百姓们一起搞出来的。那些堕民也是老百姓里的一份子,他们也为社会进步出了不少力,这力量大得你都不敢想象。
【“堕民”的卑微】
聊完堕民的工作,你是不是也好奇:这些社会底层的人,能不能通过什么办法改变自己,过上好日子呢?要明白这点,我们得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的。
想要翻身改变命运,读书恐怕是最“直接”的路了。就像《红楼梦》里,贾家那么有钱有势,可他们家那宝贝儿子贾宝玉,还是得乖乖读书认字,参加科举考试。看来,有钱有势也得靠知识啊!
只要通过科举考试,你就能被朝廷选为官员,直接从平民变身为当官的。这可是咱们古代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好方法,既公平又直接。但可怜的堕民就没这个机会了,他们不能参加科举,也就没法靠这个改变自己的生活。
没法参加科举考试,那通过结婚这条路咋样?在古时候,结婚也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好办法。可惜啊,堕民是不被允许和平民结婚的,所以他们就没法通过结婚来摆脱低贱的身份了。
在古代,普通老百姓要想改变命运,可以选择当兵打仗、建功立业,或者做生意赚钱。不过,对于那些被称为“堕民”的人来说,这样的机会基本上就没什么了。
堕民真的挺惨的,他们的身份简直就像被诅咒了一样,代代相传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是堕民的孩子,那你生下来也就成了堕民。想想看,还没出生呢,这辈子就注定是这样了,一直当堕民,没有翻身的机会,真是可怕啊。
【“堕民”的救赎】
堕民的生活确实苦得很,他们当然想改变。以前那些朝代也搞过一些政策,比如办学校、取消低贱的身份,但这些都没能真正改变堕民制度的根源,效果也不咋地。
朱元璋在1371年就下令,不让再叫人家“堕民”了。后来到了1723年,礼部又发文,让宁绍台道去告诉各个县,想办法去掉“堕民”的“丐籍”这个身份。之后的几年,这个命令还被多次重申。
这些政策看似在修补堕民制度,但真正导致这制度存在的社会根源并没有解决。所以,从明清到民国,这制度一直都在,没啥大变化。
近代时候啊,自由平等的观念开始流行,人们的思想也慢慢放开了,那些被称为堕民的人地位也变了。到了民国时期,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,平时跟普通老百姓也没啥大差别了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那个老旧的堕民制度被完全取消了。从那开始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都可以接受教育,也可以自由选择婚姻。堕民这个词儿也就成了历史,再也没人在乎了。
【世界上的其他“堕民”】
听完中国堕民的故事,你们会不会也想到世界上还有其他类似的人群呢?就像欧洲历史里那些被长期瞧不起的犹太人,还有印度那边严格的种姓制度。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社会问题和困境。
近代欧洲,犹太人可没那么自由,出门不能直接用头顶朝上帝,得戴帽子。看莎士比亚的《威尼斯商人》就明白了,犹太人那时候活得挺憋屈,都住一起,被人看不起,穿衣服都得受限制。这跟那些被集中居住的人挺像的,都受歧视,但都聪明、有智慧,活得难但也拼命、坚强。
虽然印度已经取消了种姓制度,但在今天,它还是对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。除了大家熟知的四个大种姓: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和首陀罗,还有很多人被叫做“达利特”,简单来说,就是“社会地位最低的人”。
印度的种姓制度跟堕民差不多,都是代代相传的。达利特的孩子,生下来也是达利特。他们被称为“不能碰的人”,也不能和平民结婚,只能干些印度人觉得低下的活。这些特点跟堕民很像,可以说他们就是印度的“堕民”了。
【总结】
很明显,世界范围内,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路还长着呢。虽然现在的中国没有“堕民”这个群体了,但有些人心里还是把自己给困住了,就像思想上的“堕民”一样。他们整天抱怨这抱怨那,自己都不想好好努力,这真的不行。
咱得摒弃那种负面的念头,摆正心态,记住咱的使命,坚定地走下去。最后,我想借用鲁迅先生的话:“希望中国的青年们都能摆脱消沉,只往高处走,别被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影响。……别等别人来点亮你的路。要是没人点亮,咱就自己发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