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天富

44年毛泽东请来王树声,却见他与一警卫员拥抱,主席:你们认识?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04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1944年,抗日战争转入反攻阶段,中秋节刚过不久,中央军委便决定组建河南军区,为迎战日军,提前做好准备。

对于建立新根据地的人选,毛泽东慎重考虑,最后将目光落在王树声身上,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:“让人去请王树声同志过来一趟。”

毛泽东说完后,没有注意到警卫员脸上一闪而过的欣喜。当天下午两点,王树声收到通知,赶来主席的住所。走到门口时,他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,连忙往前跑了几步,热情地给了那人一个拥抱。

此时,毛泽东从屋子里出来,正好撞见这一幕。他走上前,惊讶地问道:“树声,吉树,你们认识?”

王树声笑容满面,抬手拍了拍那名警卫员的肩膀,答道:“我们可不只是认识这么简单。”

看王树声的反应,他与这名警卫员关系不一般。那么,这名警卫员是谁?他与王树声又是什么关系?

这名警卫员名叫齐吉树,可能是名字也有个“树”字,他和王树声颇有缘分。王树声在太行军区工作时,曾三次邀请齐吉树担任自己的警卫员,其中原委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王树声自投身革命以来,一直都是赫赫有名。先是参加过著名的“黄麻起义”,被徐向前元帅称赞为“大别山的英雄战士”。而后又担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,带领战士们血战沙场。

他的能力与品行得到毛泽东的认可,抗战时期,主席亲自指定他作为太行军区的司令员。就在他忙于整编工作时,一个叫齐吉树的小伙子报名参军,成为三十七团的警卫员。

王树声对待工作十分认真,经常亲自视察军区部队,来到三十团时,一个年轻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。那人正是齐吉树,齐吉树在去年年末时被调到三十团,依旧从事警卫工作。

王树声发现齐吉树的接待工作做得很有条理,明明身材魁梧,但头脑却很灵活,反应极快,他打心底看好这个战士。趁齐吉树给他送茶水时,王树声问道:“小同志,你叫什么名字?”

齐吉树把茶杯稳妥地放在桌子上,随即立正回答:“报告首长,我叫齐吉树。”听到他名字里也有个“树”字,王树声顿时感觉亲切,又问了几个问题,将齐吉树的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。

图|王树声

这次谈话,双方都很热情,王树声和齐吉树在心里都给对方打了很高的印象分。此后每次王树声来三十团视察,都是由齐吉树接待,两人越发亲近,感情日益加深。

在军区,王树声有两方面名声很响亮,一个是用兵如神,打仗打得好,另一个则是爱兵如子,对战士们特别关爱。后面这点,三十团全体将士都可以证明。

王树声经常来三十团走动,他对这支部队的将士非常看重。战马也好,步枪也好,只要战士们有需求,王树声就会努力满足。齐吉树在三十团工作时,充分领略了他对士兵的照顾。

1940年,因工作需要,司令部需要增加2名警卫员。齐吉树就是这个时候来到王树声身边,王树声特地询问他的意见:“我那缺2个警卫员,你愿意来司令部工作吗?”

当时齐吉树答应得好好的,不过三个月后,他心里生出不安情绪。在王树声身边工作时,他有了三件烦恼事:

一是不能上战场,没有打仗的机会;二是为首长工作责任重大,不能有半点差错;三是他目前对湖北话懂得不多,有时听不懂首长讲话,容易耽误工作。

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最后那件事,齐吉树觉得自己耽误了工作,这会给革命带来损失,心里十分内疚。因此,他主动向王树声请求:“首长,你把我下放到连队当兵吧。”

王树声哪里知道齐吉树在想什么,他一向看好这个年纪不大的警卫员,怎么也不肯同意这个要求。面对齐吉树的坚持,他不解道:“你工作做得很好,为什么要去连队呢?”

齐吉树没有找借口,诚恳地说:“突然不用打仗,我有些适应不了,而且有时听不懂你讲话,我怕工作出差错。就让我下连队,自己学学湖北话吧,到时候我再回来给你当警卫员。”

首长身边的工作可是香饽饽,齐吉树一走很可能就会被其他人顶上,他也知道这一点,但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,他不允许自己耽误工作。

图|王树声

王树声沉思良久,他感受到齐吉树的决心,但还是不想放弃这个好苗子,便说道:“这样吧,我的老警卫员张玉平本来马上要下连队做指导员,我再留他三个月。你想下连队就下,锻炼三个月后一定要回来,到时候我再放他走。”

听到王树声的话,齐吉树心里热乎乎的,他明白首长是在为他考虑,这让他更加坚定要努力学习。含泪与首长告别后,他回到连队,开始为期三个月的锻炼生活。

三个月时间一眨眼就过去,王树声没有忘记此前说过的话,时间一到,他就放老警卫员张玉平去赴职,把齐吉树调回自己身边。

王树声对齐吉树不仅有知遇之恩,还愿意等待他慢慢进步,遇到这种难能可贵的伯乐,齐吉树铆足了劲,打算回报王树声,回报组织。一回到机关,他就马不停蹄展开工作,效率之高令王树声非常欣慰。

在这时两人的感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,按理来说应该不会出现争执,可谁知后来发生一件事情,导致齐吉树再次离开王树声。

王树声在太行山工作时,在战友的撮合下,与妇联会的主任结为夫妻。因为工作地点距离较远,两人经常分居各地,见面都是由齐吉树帮忙。

每周星期六,齐吉树就拉着马匹把首长夫人接到司令部,星期日再送回去。开始这份工作是王树声吩咐的,后来时间长了,齐吉树就自觉执行。

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,太行山下着瓢泼大雨,齐吉树像往常一样出门接人,路上雨大水深很不好走,更别说还要过河。但他想到首长夫妻都很忙,见一面不容易,于是冒险渡河把人给接回来。

齐吉树觉得自己办了件好事,结果当他把人送到司令部后,王树声不仅没有夸奖他,还把他臭骂了一顿。原来,那时王树声夫妇性格不合,经常吵架,正在闹离婚,王树声在这时候看见妻子哪里会高兴?

王树声把齐吉树叫过来,斥责道:“谁让你把她接过来的?马上把她送回去!”齐吉树本来打算回去换掉身上的湿衣服,却被王树声留下来,不知所措地挨了顿骂,心里自然十分委屈。

王树声从未和他讲过,齐吉树又怎么会知道他们夫妻的感情问题呢?在他看来,自己冒险渡河接人,一心为王树声好,结果反倒挨了批评,实在是难以接受。

不过,这时齐吉树也注意到,首长夫人脸上表情不太好,不像平常那般爱笑,他模糊感觉到事情不对劲,便想要离开,让首长和夫人单独谈谈。但他转身离开的动作,被王树声误以为是不服气,又挨了一顿骂。

回到宿舍,齐吉树就生病了,他冒雨接人淋了不少雨水,而后心里又憋着股气,无法排泄,结果把身体气坏了。第二天早上,他硬撑着把首长夫人送回去,回来后病情更加严重,直接被送进医院。

身体不舒服,心里也不舒服,齐吉树赌气闹辞职,不愿再做王树声的警卫员。王树声得知他生病后,急忙跑到医院看望他,真诚地向他道歉:“吉树,对不起,是我做错了。我那时心情不好,不该对你发脾气,请你原谅!”

或许是因为生病有些冲动,齐吉树态度非常坚决,怎么也不愿回司令部。王树声只能找到与他关系好的康敬亮同志,帮忙做思想工作,但还躺在病床上的齐吉树就是倔强地不肯点头。

而后,齐吉树出院直接回到当初的老连队报到。许久不见,战友们都凑上来关心他的身体,一群年轻人谈天说地,有讲不完的话可以分享。

在连队的工作虽然比司令部辛苦,但齐吉树不怕累,也不怕苦,他就想要心里痛快。然而,过了一个月,他冷静下来,却发现自己忘不掉在王树声身边工作的日子,总是挂念着首长有没有好好休息、按时吃饭。

图|王树声

这些感情涌上心头,齐吉树心里的郁气也都散了。他在司令部工作那么久,早就不是用看待首长的目光看王树声了。王树声对他很是关心,经常给予他生活上的帮助,他早把王树声当做自己的兄长,因此生气时才会控制不住脾气。

离开这位兄长后,齐吉树越来越想念王树声,他后知后觉感到后悔,后悔自己当初太固执,不肯好好听王树声讲话,他了解这位首长,虽然有时脾气大,但心里从来不记仇。

不得不说,齐吉树对王树声的了解很到位,王树声的确没有生他的气。那时齐吉树在气头上,王树声阻拦不了,干脆就把他放回去,等他冷静后再去找他。

几个月后,王树声果不其然再次来到连队,认真询问齐吉树:“还愿不愿意回到司令部工作?”王树声的态度很诚恳,齐吉树当然点头答应,终于回到首长身边。

1942年,延安开展整风运动,各个军区都派出人员参加,王树声亲自带着太行军区的学员上路。出发前,王树声把身边的三个警卫员叫过来,问道:“我要去延安学习,你们想跟我一起去吗?”

齐吉树、王合和崔容都没有离开过家乡,压根不知道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在哪,一时间你看我我看你,也不知道该不该去。

王树声给他们解释:“我们共产党的领袖毛主席就在延安,去了延安就有机会见到毛主席,你们去不去?”他这么一说,齐吉树三人眼睛就亮了,齐声道:“我们想要见毛主席,愿意去延安。”

一切准备就绪,王树声带上学员们出发。现在抗战正激烈,日军不知从哪得来他们的消息,派兵堵在榆次县铁路附近,企图消灭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。

必经之路上被敌人安了十几挺机关枪,王树声也不想硬拼,那样我方损失会很大。但二十多天过去后,日军依然守在原地没有变动。延安还等着这些学员开学,一直停在这里肯定会耽误时间,王树声不得不采取行动。

他做好两手打算,最好的一种情况,便是趁日军松懈,偷偷越过铁路,如果行不通,那就只能集中一部分兵力,送其他人突围。

战士们聚集在榆次县,就在他们等待命令时,突降大雨。这个信号让敌人判断失误,他们觉得八路军肯定不会冒雨突围,于是就撤了兵。

王树声听到侦察兵的报告后欣喜若狂,对于敌人送到面前的机会,他怎么可能错过?他立马下令:所有人今晚冒雨前进!

但不巧的是,武装部队掩护学员转移,队伍走到一半时,敌人的火车突然从远处开来。王树声让大家就地卧倒,自己却不顾被敌人发现的危险,站着指挥大家躲避。

齐吉树担心他的安危,紧紧跟在他身后。眼看火车就要靠近,齐吉树一把将王树声按在地上,用身体挡住他,以防敌人可能开枪。

不过万幸,这趟火车上的敌人比较松懈,并没有发现八路军,大家成功躲过一劫。火车一走,王树声便带着部队安全离开,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。

到达延安后,王树声被分配到高干班学习,所有学员都是一人住一个窑洞,一天三顿小米饭,偶尔能吃点猪肉。他很满意这种生活,刚搬进窑洞,他就对齐吉树说:“你看这窑洞多美啊!冬暖夏凉,十分舒坦!”

齐吉树点头道:“这里的生活的确不错。”除了分享生活感受,王树声没有忘记教导他:“延安虽是个好地方,但由于胡宗南封锁了陕甘宁边区,这里物资供应很紧张,尤其是药物。我们要加强锻炼,最好不要生病。”

在王树声学习时,齐吉树也没有闲着,组织将他分配到党校警卫队工作。在那里,他平时负责保护学生的安全,有时需要帮忙做些后勤工作,比如:养猪养羊、运送粮食、种菜等。

这些工作和齐吉树在太行山的工作差别太大,他一时适应不了,一次在看望王树声时,他没忍住抱怨了几句,结果王树声严厉地教育了他。

王树声告诉他:“组织安排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都是为人民服务。现在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,我们要积极响应。更何况,这些事情都是真本事,今后我们遇到生活困难,现在学的东西就有大用处了。”

听到这番话,齐吉树对后勤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,深刻明白了王树声的一片苦心,回去后积极搞后勤,别人不爱的工作,他全都抢着做。

齐吉树的表现引起警卫队指导员王强的注意,第二年春天,毛泽东那里需要增派几个勤务员,中央来党校挑选时,王强向上级推荐了齐吉树。

在主席身边工作,责任无比重大,齐吉树被选中时特别激动,但激动过后他又感到有些为难。对他而言,在主席身边工作显然是光荣的任务,所有战士都求之不得。但是齐吉树心里有一个疑问: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吗?

主席喜欢说湖南话,他对这种方言不熟,担心语言不通影响工作。在王树声身边时,他每次犯了错,心里都自责不已,要是在主席身边犯错,他恐怕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。

齐吉树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王树声。听见他被选为主席勤务员,王树声替他高兴,鼓励道:“你不是一直想见毛主席吗?现在就是个好机会!不必担心,你的能力我最清楚,一定能做好这份工作的。”

面对王树声信任的目光,齐吉树心里也有了底气,相信自己不会让首长失望。不过,他有点舍不得首长,急忙问道:“首长,将来你被派往前线打仗,我还能跟着你走吗?”

王树声摇头笑道:“这个我不能给你肯定答案。为毛主席工作,可比跟着我打仗重要得多,你要安心留在主席身边。如果将来工作有需要,你自然能跟着我上战场。”

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,齐吉树离开了自己的伯乐,背着行李走过宝塔山,徒步十里路来到枣园,愉快而紧张地走上新岗位。

刚到枣园,齐吉树还没机会见到毛泽东,他先在主席秘书叶子龙那里报到,在通讯班工作了一段时间。由于能力出色,他很快就被提拔到主席身边,每天都能看见崇拜的领袖。

1944年,王树声在中秋节那天与第三任妻子杨炬成婚,新婚不久,他就收到毛泽东的通知,让他去枣园一趟。他明白,这个时候主席找他,肯定是有新任务。

王树声做好远行准备,来到毛泽东住所,刚进入枣园他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,门口值守的警卫员不正是齐吉树吗?自从齐吉树为主席工作后,王树声就再也没有听到有关他的消息,此次见面属实是一个大惊喜。

王树声和齐吉树热情地拥抱对方,正巧这时候毛泽东从里面出来,惊讶地看着两人,询问道:“树声,吉树,你们认识?”

王树声没有隐瞒,把自己和齐吉树的关系告诉毛泽东,乐呵呵地说:“这是我一手培养的小鬼,从太行山跟着我来延安的。”

毛泽东恍然大悟,微笑着点头,开玩笑道:“你这警卫员培养得很不错,可惜现在是我的了。”说完,他又关心地问道:“我打算派你去前线,吉树在我这,你岂不是少了警卫员?让组织部再给你配几个吧。”

主席的体贴令王树声很感动,不过他摇了摇头,说道:“谢谢主席关心,我的新班子早就配好了,您放心吧。”王树声说完又看向齐吉树,对他说道:“能看见你我很高兴,你要努力工作,好好照顾主席。”

齐吉树点点头,冲着毛泽东和王树声敬了个军礼,保证道:“一定完成任务,不辜负组织的信任!”毛泽东和王树声相视一笑,转头谈起前线的工作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齐吉树一直留在北京工作,他很想念王树声,向许多人打听过这位老首长,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。后来,他只好给总政治部写了一封信,请求组织告诉他具体信息。

几个月后,齐吉树收到回信,信上不仅有王树声的具体职位和地址,还有他的电话。齐吉树激动地拨通了电话,喊道:“喂!首长,我是齐吉树!”

电话那头传来另一个激动的声音:“小鬼,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?”齐吉树回道:“是总政治部的同志告诉我的。”

多年未见,王树声也很想念齐吉树,当即邀请道:“你最近有空吗?来我家聚一聚,我派车去接你。”齐吉树急忙说:“我可以自己去,不用车接。”

王树声强调道:“不行,你第一次来我家,一定要用车接送。”就这样,第二天王树声就派车把齐吉树接来家里,两人时隔六年终于重逢,心里有数不清的话想说。

此后,每隔一段时间,他们就要聚一次,有时是齐吉树到王树声家里看望他,有时是王树声去齐吉树工作的地方见他,无论多忙都保持着联系。

后来王树声患病,不得不住进301医院,齐吉树只要有空就过去陪他说说话。有天,王树声跟他说:“我最近吃不下饭,想吃家乡菜。”

齐吉树工作的地方刚好有一个湖北的厨师,当天下午他就带着一道湖北菜看望王树声。这下,王树声终于吃得满意了,心情也舒坦不少。

1974年1月7日,王树声病重,齐吉树赶去医院见他,但却被医生拦住。然而第二天,王树声的秘书打来电话,告诉他:“首长昨晚去世了。”

图|齐吉树

齐吉树万万没想到,只是一步之隔,他就错过了最后一次与王树声见面的机会。他握着电话,任由眼泪飞泄,脑海里全都是王树声的音容笑貌。3天后,他强忍悲痛参加追悼会,郑重地与心爱的首长道别。



相关资讯